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与方法 > 建筑理论 > 详细内容

什么是建筑?

    来源:白林建筑  |  作者:  点击量:   2014-07-22

内容导读: 2007/1/29THH (某入职者)建筑杂感 建筑是什么? 建筑之初就是一个场所,这个场所需要一个形式,能体现其氛围或能满足其功能需要的形式。路易斯·康曾经说过:“建筑之初,是一个人坐在一株大树下,当时他不知道自己是教师,……一些空间设立起来,这就...

   2007/1/29THH
(某入职者)建筑杂感
 
   建筑是什么?

   建筑之初就是一个场所,这个场所需要一个形式,能体现其氛围或能满足其功能需要的形式。路易斯·康曾经说过:“建筑之初,是一个人坐在一株大树下,当时他不知道自己是教师,……一些空间设立起来,这就是最初的学校。这也可以这么说,学校的`存在的意愿'早在`人坐在树下'这一环境出现之前已经有了。”学校存在的意愿导致学校的产生,因此学校这一建筑实体的产生是一种必然。虽然其采用的建筑形式及手法具有偶然性,但所有学校却实现着相同的功能。建筑的形式或提供了建筑的使用功能,或提供着精神需求的功能。
 
   建筑因其使用性质的要求——满足人的居住、起居、餐饮、聚会等要求,因此其便产生了大于人尺度的空间。其实空间随处可见,眼睛盒里、电脑机箱里等等,但却不是人的尺度,无法和人产生共鸣,只有建筑的空间因其以人为本,所以和人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试想站在一块宽广的平整土地上,感觉会很平淡。如果在这里建一幢建筑,人漫步在其间,人的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墙是空间之间的屏障,墙使极近距离的空间有了完全不同的功能。墙的分割使空间之间的反差急剧增大,起居室和卧室;餐厅和厨房;住在楼上的人们只站在我们头上不到两米的位置,但那却是另外一个世界了。分隔限制了空间,但空间又依存于分隔,分隔消失了,空间也就没有了。分隔是出于需要,但却产生了千变万化的空间感受。空间是建筑的实质,空间感受则是建筑与人心灵交流的语言。建筑需要产生了空间,因为“当其无”,所以“有室之用”,因其空无,才能觉其有。建筑空间不同于自然空间,它以清晰的秩序为基础,处处表现人的意志。不同的空间给人以不同的感受,或许是因为她的功能,或许是因为空间中的细节,或许是设计者的意志,或许是说不出的原因,或许是无心插柳的结果。
 
   建筑因人而存在,人为追求、为改变世界而生,因而创造出了建筑。建筑有它的性格,有表情,体现着某种道德准则,某种精神需求。每个人的不同皆因社会环境不同,但之后他就变成了社会环境的一部分。建筑也是这样,它被创造时以环境为基础,被创造之后就变成了环境。因此说建筑是人类社会的一员一点都不过分,它会对人产生影响。真的是一首凝固的音乐,人们通过眼睛,通过触摸来“听”它,待它进入到人的心灵世界时就和音乐没什么区别了。
建筑因功能而产生,但后来却衍生出很多别的事情,比如说它是一种艺术,透过她可以让人感觉到美。好的建筑是人感情的流露,它凝聚了灵感,热情和追求。
 

  使用者眼中的建筑

   世界上的建筑千姿百态,但在使用者和建筑师的眼中看来却各有不同。美国就曾在网上评选过“世界十大最丑陋的建筑”。其结果令人惊讶。因为其中不乏大师之作。像贝聿铭的克里夫兰摇滚音乐名人殿堂,格雷夫斯的丹佛公共图书馆,罗杰斯的伦敦千年宆等。普通大众对美的理解是模糊的,但却是原始和发自内心的,因此可以说是真实的。建筑师在创作作品时应该时不时跳出来,作为旁观者走来走去看一看,审视作品。之后就会发现自己原来设想的宏伟也许不怎么样,雕琢的细节并不十分到位,或是发现原来不注重的某个细节原来时那么的好看。

   当然着很不容易,人都有美化自己作品的动力。至于建筑师创作与真实体验之间偏差产生的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条:

1. 建筑师的审美能力不足,对其采取的形式所产生的结果不能有正确判断:建筑师在创作作品时,导致最终结果的因素除了一些限制条件外,还受其审美能力和建筑创作方法论的影响。如果在其审美能力范围以内以恰当的设计手法来实现创作目的,则其作品更能趋近真实体验。否则,以手法、风格、流行的思潮出发,则可能产生无法控制的局面。周恺先生就曾讲过要“放低自己,不要用力过猛”我想应该就是这个意思吧。

2.经过长时间的学习研究,,建筑师被所掌握的大量信息所左右,审美扭曲,对现实失去了正确的判断。所以不要在“学院”里呆太长时间,经常出来走走。

3. 建筑师通过长时间的创作历程,审美情趣发生改变,不愿在遵从大众情趣而趋向自我表达的结果。老年建筑师大多都有这种倾向,如老年赖特,老年柯布,和老年齐康先生等(不含贬义)。他们不愿再迎合大众意志,而要将自己的审美情趣表现出来。他们的审美经过长时间演变而有了新的追求,上升到了另一个境界,就像普通人看毕加索的抽象画一样,不好理解。因此作品大多比较怪异,使大众难以理解。我想建筑还是以普通大众为受众,因此还是稍稍通俗一点好。

4. 建筑师审美疲劳,当设计不再是一种乐趣而是一份工作时,长时间耐着性子做这份工作就会出现问题。现在的中国就存在这样的问题。建筑师工作周期短,工作强度大,方案深化程度低,并且伴随长时间工作。因此,当激情挤尽的时候,再不放松和充电,其结果就是以粗制滥造来应付了事。诸如此类,作用于建筑的结果就是建筑作品与建筑理想之间的偏差。好作品也就不多见了。

    建筑的美来自于对比,来自于细节。色彩的对比,体量的对比,虚实的对比,繁简的对比等都使建筑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对比使建筑丰富。光有体量而没有细节或是全部开窗而没有变化的墙面都会使人们厌倦。建筑的美来自于细节,建筑因细节而生动。如果把一颗大树比作一幢建筑,就会发现:它既有粗大的树干,又有树干上细小的树皮;既有高大的树冠,又有新抽枝的嫩叶;既有巨大的阴影,又有阴影中点点的阳光;既有挺拔的树型,又有一些不规则看似无意长成的歪枝。不用设计,一切都那么完美。大树并没有因它的高大而使我们望而生畏,它是那么高大,又是那么细腻,每一个细节都使我们对它产生亲切感。我们作设计时常在建筑周围布置一些绿树,也许就也是为了弥补我们设计中的枯燥吧!也许我们认为好的建筑就像大树一样?
 
   建筑师应该怎样创作建筑作品?

   建筑师是一个崇高的职业,作为一个建筑师,他既是理性的建造师,又是感性的艺术家。这就要求建筑师既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也要有敏感的审美能力和高尚的情操。建筑设计不是一时心血来潮,也并非是尽一时之力所能达到。成为一个发挥稳定的高水准建筑师是一件很难的事。他需要在无数次自我否定中寻找答案,也需要在得失中磨练耐性。还得在工作中积累经验。他既要能把握大局,又要有耐心深化方案,并且因该具备一点天赋。


  作为一个成熟的建筑师,应该这样创作作品:

   掌握丰富的知识积累和对建筑技术、材料、工艺的把握。树立正确的建筑观和具有一套擅长和适合自己风格的设计手法。能从草图中汲取灵感,在电脑上整理思路,并反复操作。能够简化工作流程,也能耐着性子深化方案……
 

   当代中国的建筑

   当代中国建筑缺乏自己的个性,即谈不上风格的创新亦没有和自己民族形式很好的结合。中国建筑师也没有自己的个性(仅指在中国教育体制下成长起来的建筑师)。现今的中国教育体制,讲求学生的共性,不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学生没有了思想和独立思考能力,生活在一个近于乌托邦的环境,出来时才发现社会完全不是那个样。学生学习也不是出于兴趣和爱好,而普遍是为了找到一份有前途的工作,高分低能和应试教育盛行,考研、读博也不是因为对专业知识进一步的渴求,而是为了拿到更高的学历。因此一个个木讷的建筑师和英语政治高分的建筑师诞生了。个性不是使性子,而是对事物主观的理解,是一种探索,而我们缺的正是这种探求。主观理解自然就会产生偏差,并会因此付出代价,但在经历之后却是真实体验,亦会形成动力之源。各种偏差形成一个合力,相反抵消,相同前进,向着一个正确的方向发展。
 
   对于建筑,我们缺乏独立、自信的判断力和价值标准,有人认为这是民族自尊,人格自尊的自贬,我却认为,这是中国建筑发展的一个必经历程。中国一步由封建社会跨越到社会主义,虽然社会制度先进了,但中国人的思想还并未先进。共产主义改造也无法将人脑中的思想彻底改造,人脑中的思想是和物质、时代紧密结合的,是先辈思想的延续,不可能通过主观改造完全改变,改了也只是空中楼阁,缺乏内涵的。因此当真实世界来考验我们的时候,我们的行为就会和现实产生背离。我们的建筑处在一个有形式少内涵的阶段。不过这不要紧,因为我们走着一条正确的路。我们的党和政府制定的发展方向是十分正确的。我相信中国建筑没有什么问题,有的只是时间问题。我们需要一定时间来自我完善。当经历了一个时期的动荡和自我反省之后,中国建筑会走出低谷,走向世界。

      ——是不是有点深度呢?

上一篇: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建筑领域中的体现
下一篇:什么是建筑计划学?

热点

    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建筑领域中的体现

    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建筑领域中的体现

    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按照地球和环境可承载的能力安排生产与消费的量,抑止无限膨胀的消费欲望,抑止向有限的地球无限索取的态度,保持生产、生活、资源、环境的有机平衡关系。不仅

    如何用科学方法研究建筑学?

    科学研究方法也适用于研究建筑学、以及建筑设计理论的问题。关于科学方法的讨论,我们在以后的章节还要进行详细讨论。

    博士论文注释和参考文献

    文中注释和参考文献1 序章,序论※1)刘敦祯[中国住宅概说]中国建筑工程出版社,1957,P113[四合院住宅至少有2000年的历史]。※2)刘燕辉,

    建筑计划学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吉武泰水落石出的研究:在继续了西山卯三的基础上,其调查方法更细致更科学化,在分析手法、预测手法上更客观化,更现代化。其研究对象从住宅逐渐扩展到了学校、医院、图书馆等公共